“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藏在贝壳里的珍珠,每一位老师都应争取做打开贝壳让珍珠发光的人”。从教12年,王雨楠曾担任过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专任教师、课程负责人,现任培训处副处长,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初心与责任。
一、坚守初心,立德树人显担当
她始终秉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理念,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一次,王雨楠发现班上一名学生总是心事重重,上课时也经常走神。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学生的异样,便主动找该生谈心。经过一番耐心的交流,她得知该生父母双亡,家中年迈的祖父一人打零工维持生计,巨大的生活压力让这名学生产生了退学的念头。痛心之余,她决定要帮助这名学生走出困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雨楠积极为该生申请奖、助学金,联系勤工助学等资助,并多次家访,与家长深入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她用真诚和关爱使学生重新燃起了学习的热情和生活的希望。最终,这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在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现已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
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有一颗充满梦想的种子在王雨楠的心中生根发芽。她勇挑重担,承担过教学任务的课程超20门;她连续9年担任实训室负责人,在常规工作之外主动承担日常来访接待、解说的任务;她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特殊儿童,为关爱中心开设音乐治疗课程;她面向党支部开展党员党课,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她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护送学生返藏并走上高原家访;她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参加公益活动,为适龄儿童和家长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二、勇于创新,教学改革展风采
王雨楠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首批“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的核心成员和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主持人,王雨楠始终坚守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第一线。她积极探索思政元素、课证融合、项目教学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先后主持、参与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5项;在美术教育研究、教育观察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8篇。
她以专业指导实践,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校微课大赛二等奖、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校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曾荣获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徐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三、无私奉献,服务学员传真情
担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期间,王雨楠潜心钻研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她放弃了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十余个中西部地区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学员实际情况和培训需求,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和投标,三年间中标并实施各级各类培训项目121项。她带领团队创新“三线四维四精”培训模式,搭建培训框架,规划实施环节,重实践,出实招,求实效。依托数智化培训管理平台支持做好“一项目一服务”,针对不同培训主题设计专属“暖心行前贴士”“用心过程记录”“温馨后勤服务”“贴心训后跟踪”。让参训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体验徐州幼专的接地气、具活力、有温度,保障培训全过程的顺利推进。
2022年底,在“国培计划”贵州省幼儿园优秀园长深度培训项目开展过程中,新冠疫情大暴发。在严峻的形势下,王雨楠顾不上家中的孩子和老人,挺身而出驻守在学员下榻的酒店,在维持培训秩序的同时为学员运送生活物资、做好药品保障,与141名来自贵州的学员共抗疫情,极大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恐慌情绪,完成了一次守护生命的逆行。她与很多学员成为了“生死之交”,在后续的回访中一位学员回忆道“是王老师从门缝塞进来的体温计和退烧药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那几天,事后我们才知道,她自己也正经历着反复高烧。”王雨楠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23、2024年度,在完成学校师资培训项目爆发增长、提质增效的同时,各项目参训学员满意率也屡破历史新高。
王雨楠说“从3岁进入幼师附属幼儿园,到15岁成为一名师范生,再到回归母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为我的成长能与幼师同频而感到无比幸福。”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那份初心与责任,也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书写教育生涯的精彩篇章!
